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章贡分公司3000吨/年稀土永磁材料电镀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发布时间:2022-04-25
安全评价单位名称 | 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章贡分公司 | |
项目名称: | 3000吨/年稀土永磁材料电镀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
简 介: | ||
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为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01月08日。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章贡分公司为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子公司,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黄沙村(水西有色冶金基地内),租赁赣州中联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4#厂房对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生产的永磁材料进行表面电镀加工,具有年电镀3000吨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能力。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章贡分公司与江西赣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签订协议,委托赣安公司对其“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章贡分公司3000吨/年稀土永磁材料电镀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评价小组成员通过到该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勘察、资料收集,在对资料认真分析和对现场仔细检查的基础上,对委托方周边环境、工厂布局、生产装置运行及其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安全现状评价。评价组按照《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的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经过定性、定量分析,编制完成了本安全评价报告,为委托方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管理决策等事项提供技术依据。 本评价涉及的有关原始资料由委托方提供,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委托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以及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和专家的精心指导,在此深表谢意。 本报告存在的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 ||
安全评价项目组长: | 李永辉 | |
技术负责人: | 周红波 | |
过程控制负责人: | 檀廷斌 | |
评价报告编制人: | 李永辉 | |
报告审核人: | 林大建 | |
参与评价工作的安全评价师: | 李永辉、谢寒梅、罗沙浪、刘志强、王波 |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李永辉 | |
技术专家: | / | |
到现场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人员名单: | 李永辉 | |
时间和主要任务: | 完成时间:2022年4月20日; 主要任务:安全现状评价; | |
评价报告: | ||
一、评价对象及范围: 本评价范围为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章贡分公司3000吨/年稀土永磁材料电镀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工艺过程、主要设备设施、原辅材料与产品、操作条件、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办公生活设施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方面的的符合性、有效性。 项目总平面图范围:4#厂房。 涉及本项目的环保问题,应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不包括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涉及该项目的职业危害评价报告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或者自行编制,本报告仅对有害因素进行简要辨识与分析,不给予评价。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不在评价范围内。 二、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主要通过滚镀锌、挂镀锌、滚镀镍铜镍、挂镀镍铜镍、磷化、电泳环氧等加工工艺对钕铁硼黑片进行表面精饰加工,购置全自动、半全自动电镀生产线,主要以赣州东磁生产的钕铁硼黑片为主要原材料进行精饰加工。其中钕铁硼黑片生产由赣州东磁总公司负责生产。 一、镀前处理(表面预处理) 为保证电镀产品的质量,使金属镀层具有平整光滑的良好外观,并与基体金属牢固结合,必须在镀前把待镀工件表面上的油脂、氧化膜等清楚干净,本项目采用的镀前处理包括脱脂、阳电解、阴电解和中和酸。 (1)除油 除油作为镀前处理的第一步工序,是为了去除工件表面存在的油脂层,电镀前必须进行除油处理,否则会影响镀层与镀件基体的结合力。本项目采用除油剂进行除油处理。 (2)酸洗 酸洗是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一般将工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中,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或锈蚀物等。 (3)活化 工件在清洗之后,其表面还有一层薄的氧化膜,该氧化膜对镀层结合力有影响,因此需要用酸或碱溶液对其进行浸蚀,使其表面的氧化膜溶解露出活泼的金属界面,从而保证镀层与工件的结合力。本项目采用硫酸进行镀件表面活化处理。 (4)出光(浸亮) 出光和浸亮处理是使金属工件表面更为光亮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当工件经过电镀处理并进行清洗后,但其表面仍附着一层氧化黑膜薄膜,这就影响了下一道工序的进行或者影响了产品的表面质量。本项目利用硫酸等酸性物质对工件表面进行处理,使工件表面更为光亮。 二、电镀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本项目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对稀土永磁进行镀锌、镀铜镍等电镀加工。其中永磁镀锌只进行镀锌工序,年镀锌面积为3.2×105㎡,厚度为 10μm。永磁镀镍为“镀镍-镀铜-镀镍”三层电镀加工工艺,其中镀铜面积为2.8×105㎡ ,9μm,镀镍的面积为2.8×105㎡,共镀两层镍,每层厚度为6μm。补充原理:是将零件浸在金属盐的溶液中作为阴极,金属板作为阳极,接直流电源后,在零件上沉积出所需的镀层。 三、电泳 电泳是电镀的一种方法,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的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的碱性物质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项目采用水溶性环保涂料(环氧树脂)在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平整、光滑的电泳漆膜。电泳环氧树脂表面积为5.63×104㎡,厚度为 6μm。电泳处理后的工件,在清洗水槽中洗出来的水性涂料采用超膜进行回收再次利用,滤后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该类废水与前处理废水水质相近,因此并入前处理废水一起进行处理。 电泳后工件进行烘烤处理。 四、磷化 磷化处理,是指工件在磷酸盐中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的处理方法。工件进行磷化处理的表面为5.63×104㎡,厚度为 5μm。 五、钝化 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它是电镀过程完成后进行的一项表面处理方式。本项目镀锌完成后进行钝化处理,使用的钝化剂为彩锌液,主要成分为含三价铬的液体,不含六价铬。 六、清洗 清洗工序是电镀最多的工序,镀件从一种溶液进入另一种溶液之前几乎都要清洗以除去镀件表面滞留的前一种溶液。其目的主要有:①出去工件表面的油渍,以提高镀层与镀件基体的结合力,保证镀件的使用性能;②防止对后一种溶液的污染;③避免溶液相互间发生化学反应;④避免在工件表面生产难以去除的物质。 七、退镀 退镀,即退出镀件表面镀层的过程。当工件在电镀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就需要先进行退镀除去原有的镀层,以便于后续重新电镀的进行。本项目采用硝酸剥锌、硫酸退镀环氧、硝酸退镀镍铜等退镀方法。 三、评价结论 项目安全评价结果综述 1、本项目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黄沙村(水西有色冶金基地内)内,厂址选择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安全的要求,且交通方便。 2、厂址具备良好地质条件,不属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泥石流、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以上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3、本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达到了市场准入的要求。不属于落后生产能力、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落后产品,生产工艺安全。供水、供电、防雷防静电防均能满足建设项目的要求。 4、本项目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完善了“三同时”的安全设施现状。 5、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基本健全,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项目作业过程的风险程度可以接受,重点关注火灾、中毒和窒息风险,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通风和防毒,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应用及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同时应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7、该企业在通过安全检查表检查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综上所述,安全现状评价组一致认为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章贡分公司3000吨/年稀土永磁材料电镀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的运行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项目符合安全现状条件。若生产工艺发生改变,则需重新进行安全评价。 | ||
提交时间: | 2022年4月25日 | |
现场影像资料 |
(终稿)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章贡分公司3000吨年稀土永磁材料电镀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pdf